最近“李阳家暴”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,其实这是“名人效应”惹的祸,要是平常人家发生的家庭暴力或许左邻右舍均不知晓。因为职业的特殊性,平常或多或少听闻一些家庭暴力的实例,而从生理角度上讲,家暴一般以女性或小孩为受害人。今年上半年,曾就家庭暴力及平安家庭建设做了回讲师,为此对家暴有了更深的认识。为此,借“李阳家暴”事件也谈谈“家暴”话题。 家庭暴力不仅仅是指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,从字面上看,“家庭”中家庭的组成人员不仅仅是指夫妻,还包括父母子女及其他共同生活的成员,范围较广。本文主要围绕夫妻间的暴力话题。 暴力是如何认定?借用《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》的定义,指“行为人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,给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、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”,其实李阳的妻子KIM是幸运的,至少家暴在她身上发生还是有迹可循,留下了伤痕。其实暴力不仅是指身体上受到的伤害,还包括精神上的冷暴力,一般的表现是采取对对方冷淡、轻视和疏远、将语言交流降至最低、停止或敷衍性生活、懒于做一切家务等比较隐蔽的做法, 这是指夫妻之间的;家庭成员的行为一般可能是遗弃行为的表现。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,人们素质的提高,那种身体直接冲突的暴力行为范围正在缩小,人们误以为暴力行为的减少,这或许是一种假象。 其实暴力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离婚,一个家庭的破碎。然而家庭间的暴力行为它不是一次性的,而是间断的发生,这种情形有它存在的原因,比如受害人的忍让,外人的不干涉等等。 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加上“宁拆十座庙,不拆一桩婚”的思想,及家庭生活的私密性,外人很难及时处理家庭暴力的行为。不过,受害人自己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真有暴力行为的发生,请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保护自己,学会对“暴力”说“NO”: 一、向亲戚朋友求助,由亲友劝阻或批评施暴者;让他接受道德谴责或是自我反省。 二、向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、家庭暴力行为人或受害人的单位求助; 三、向妇女组织、工会求助,可以向妇联和村(居)妇代会、单位的妇委会、工会求助,可通过婚姻家庭热线12338求助; 四、拨打“110”向公安机关求助。 通常,夫妻间的问题不是不可调和的,在暴力行为产生之前我们就学会杜绝它。正所谓“爱之深,责之切”人总是对自己最亲近 的人要求的特别严格,有些家庭矛盾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引起,最终“量变达到质变”引发暴力。为此,夫妻之间更多的是互相沟通,学会换位思考,多一些宽容,多一些尊重,让暴力在无形中死亡。 |